高一飞:警务公开的现状评估与完善建议
- 编辑:有气无力网 - 67高一飞:警务公开的现状评估与完善建议
新兴经济体的股市波动性尤其大:有些纯粹就是赌场。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是金融机构给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放贷,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杠杆工具使经济整体负债率急剧上升,最终资不抵债。而一旦进入去杠杆过程,风险便开始暴露。
但由于这个市场具有自己的运行逻辑,政策应对不当又容易造成硬着陆。1.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属发展中市场,存在刚性需求我国房地产市场从上世纪末起步,目前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银行、证券公司则推波助澜,使得资产泡沫借助贷款、股票、债券和投资信托产品循环放大。二、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四个特征与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不能简单比照国外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历史来推测中国房市走势。回顾海外带来重大冲击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可以发现以下特点:首先,引发重大不良后果的房地产调整,往往发生在房地产市场的成熟阶段和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动力时期。
2010年房地产增加值就已占GDP的5.56%,加上建筑业增加值合计占比更是高达12.22%。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住房供应仍存在较大结构性缺陷,保障房覆盖率不超过10%,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必要需求。但是,我认为,不应该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截至目前,欧洲央行还是蛮负责任的。
如此,中国9.2%的增速大约相当于美国经济4.6%的增速。但是,这三大风险在2012年下半年会出现缓和。2011年人民币升值4%,2012年也许会再升值2%~3%,2012年后,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的概率很高。在经济增长速度本来就很低的背景下,欧洲各国政府真的是左右为难。
要人们做出牺牲总是很难的,过去两年是这样,未来一年还是会这样,博弈还将继续。《中国经营报》:你怎么分析未来美元的走势,对大宗商品和贵金属的走势构成什么样的影响?陈志武:未来几年,美元的升值概率比其他货币(包括人民币)要高。
对希腊来说,为了降低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要么加税,这导致希腊民众游行示威增多,加税的路几乎不通。也由于这个原因,日元难以成为唱主角的国际储备货币。一国竞争力是否能持久,不取决于其经济现状,而取决于其自我修复力。再者,人民币的购买力最近20年、特别是最近3年下降太多,如果不改变,这也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前景。
只是这次因为有了统一的货币即欧元,使南部欧洲国家的问题变成了欧元区17个成员国的问题,影响范围被扩大了。维持美元的地位、维持美元的稳定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非常高,而如果全球货币体系一旦出现混乱,对高度依赖进出口的经济的打击会很严重唯一的办法就是缩减各级政府的开支,让本来没有增长的欧盟经济雪上加霜,因此,欧盟经济可能难以避免衰退。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可能如上世纪80年代末和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一样,需要进行一些根本性改革,否则,不仅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而且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失控。
就如希腊的债务问题已经折腾两年了,还没有最终解决,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希腊首相不能单方面快速做出重大决策?对于了解西方民主政治的人来说,这一点不奇怪。再者,人民币的购买力最近20年、特别是最近3年下降太多,如果不改变,这也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前景。
只是这次因为有了统一的货币即欧元,使南部欧洲国家的问题变成了欧元区17个成员国的问题,影响范围被扩大了。你如何看?陈志武: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在2008年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欧债危机只是进一步展示了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原油的价格已经在100美元左右,未来受美元升值的影响不会太大。但贵重金属比如黄金,已经因为人们担忧美元的地位和稳定性而涨价很多。长远看,全球经济需要向超越主权的国际货币迈进,但是那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中国经营报》:那是不是意味着2012年欧洲央行将不得不做出更大让步,推出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陈志武:的确有这种可能。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在1.8%左右,2012年应该会在2%~3%之间。但是,这三大风险在2012年下半年会出现缓和。
另外,过去十年同时进行几场战争给美国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每年有几千亿美元战争支出,随着美军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战场,这些财政压力已经减少很多。主要挑战在于还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也没有真正的世界央行。
如果各国总强调自己的绝对国家主权,那就不可能出现统一的国际货币。《中国经营报》:那你认为中国经济有没有可能出现日本病呢,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衰退到零,金融市场不断萎缩?陈志武:2012年应该不会,但是未来5年里可能很难避免。
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金融体系还会以美元为核心。此外,主要商业银行发行的小企业金融债支持中小企业,规模在一万亿元左右,如果这些都变成中小企业贷款的话,会帮助不少民营企业。
原载 中国经营报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GDP 。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决定了解决欧债危机必将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全市场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央行不论做什么,对未来欧盟经济的影响都不会太大,最多只有一点短期效果,但不能有实质性改变。
《中国经营报》: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怎样的走势?陈志武:目前,中国经济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房地产价格将会下降多少,下降速度有多快。比如,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太主动提出帮助欧洲南部国家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德国的社会与政党会给她很大压力,会把她赶下台。
如果不做这两点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由于这个原因,日元难以成为唱主角的国际储备货币。
最近,IMF出现一些改良改革,但这些变化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局面。过去几年里,周小川行长等中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官员以及学界,已经把基于主权货币的国际金融体系所隐含的问题讲得很清楚,大家都认识到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固有的问题,也同时都看到未来改革的方向,亦即必须建立超越主权的国际货币——国际通货。
但是,已经强大起来的各利益集团正在阻扰改革的发生,根本性改革很难实现。欧元危机正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经营报》:2012年,欧债危机将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陈志武:未来还会有一定的拉锯式折腾,不论是德法还是西班牙、意大利,都不能很快解决债务问题。但是,我认为,不应该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截至目前,欧洲央行还是蛮负责任的。
在1800~2008年的208年里,希腊政府有106年是处于公债违约状态的。虽然中国在跟更多经济体尝试用双边货币作贸易结算,但是,多数人没意识到,只要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仍然巨大,更多地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结果,总是中国外汇储备更快地上升,因为每多用一元人民币进口东西,就意味外汇储备要增加等量的外汇。
但是,他们也非常清楚,单纯靠欧洲央行降息,甚至通过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减轻债务负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欧洲政府面临的财政和债务挑战。过去三年,美元有一点贬值,但贬得很少,美元购买力的稳定性比欧元、英镑、日元更好,特别是比人民币的购买力更稳定。
欧元区如果希望用增加税收的办法解决财政赤字,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些国家的税负已经很高。欧盟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